别那么用力摇晃宝宝,这可能会要了他的命
有新闻曾报道:英国一名 8 个月大的婴儿,由于不停哭闹,被恼火的爸爸剧烈摇晃,1 个半小时后竟然呼吸心跳停止……经治疗后,宝宝逐渐康复,但留下了癫痫、右腿无力等后遗症。
这样的悲剧在国内外时有发生,不少爸爸妈妈都会震惊:“摇晃这种平常的动作,原来会给宝宝造成这么大的伤害。”
其实在照顾宝宝的过程中,或许你也可能遇到这样的情况:有时候宝宝一旦哭闹起来,好好哄他没用,放着不管也没用,让人很崩溃。
如果大人不耐烦了,就容易大力或者剧烈摇晃宝宝,想让他赶紧停止哭闹。但这个动作其实很危险,可能会让宝宝发生摇晃婴儿综合征。
什么是摇晃婴儿综合征?
大力或者剧烈摇晃宝宝,确实可能会给他带来伤害,医学上称之为摇晃婴儿综合征。这种病症多发生在两岁以下的宝宝中,而一岁以下的宝宝风险最高。
因为小宝宝的颈部肌肉还没有发育完善,无法支撑头部,当受到猛烈或持续摇晃时,他的头部将被迫不受控制地旋转。脑部组织和神经血管等都可能出现异常移位甚至撕裂,导致脑挫伤、肿胀、压迫和脑出血等,容易造成永久性脑损伤或死亡。
受伤后宝宝会有什么症状?
宝宝如果发生了摇晃婴儿综合征,头部通常没有明显的外部损伤。轻微情况下,他可能会出现嗜睡、食欲不振、呕吐、抽搐、呼吸异常、神情呆滞、反应迟钝等症状。如果你发现宝宝有这样的症状,要立即带他去医院。
而情况严重的宝宝,可能会出现瘫痪、发育迟缓、智力障碍等问题,还可能会出现其他部位的损伤,比如眼部出血导致部分或全部失明,脊髓和颈部损伤,肋骨、头骨等部位骨折等。有些宝宝可能会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,出现学习和行为障碍。更严重的情况下,宝宝可能会死亡。
如何避免摇晃婴儿综合征?
控制好自己的情绪
不要在你生气的时候摇晃宝宝,因为当你生气时,即使是轻微的晃动也会变成剧烈的晃动。大人之间如果发生争吵,也不要抱着宝宝。
如果感觉自己对宝宝的哭闹已经快承受不住了,马上找家人寻求帮助,让自己放松冷静一下。如果不能立即得到帮助,可以把宝宝放在婴儿床里,在确保他安全的前提下,离开房间,每五分钟检查一次,让宝宝和自己都慢慢冷静下来。
正确安抚哭闹的宝宝
宝宝持续不断地哭闹会让人很崩溃,所以你应该找出哭闹的原因,是饿了、尿了、不舒服还是生病了,然后用正确的方式加以安抚,比如下面这些:
抚摸或轻拍宝宝背部。
轻轻摇晃他。
用安抚奶嘴(母乳喂养的宝宝建议等到 1 月龄左右,已经会正确吸吮妈妈乳房后使用)。
唱歌给他听或者和他轻轻说话。
如果担心宝宝是因为生病了哭闹,则要带他去看医生。
等宝宝大一些了,也可以带他坐婴儿车出去散散步,或者给他安抚玩具。
不要玩“刺激”的游戏
虽然摇晃婴儿综合征大多是因为宝宝不停哭闹,大人失去耐心,为了尽快让他安静而剧烈摇晃他造成的。
但随着宝宝逐渐长大,你和他的日常互动会变多,这时动作还是要尽量轻柔、慢一些,避免一些幅度剧烈的活动,比如把他往空中大幅度接抛、抛到沙发或床上、抱着宝宝不停旋转、抱着宝宝跑动等,他可能会笑得很开心,但这些动作容易引起摇晃婴儿综合征。
新浪微博:@咔淇贝儿
微信公众号:咔淇贝儿
喜欢本篇文章欢迎分享到微信“宝妈育儿群”或转发朋友圈。
版权申明:图文、音频、视频,文章转自网路,版权归属原作者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