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生儿的第一次吃奶、大小便……你有必要提前了解

2021-07-25

图片关键词

宝宝马上就要和你见面了,是不是既紧张又期待?

接下来,你会参与并见证他的很多“第一次”:第一次吃奶、第一次尿尿、第一次睡觉、第一次打疫苗等。他每一次的变化,都深深牵动着你的心。

可是,你确定可以很好地应对宝宝的这些“第一次”吗?不如趁现在,多学习一些这方面的小知识吧!让宝宝在你的细心护理下,更快适应外面的世界。

第一次吃奶

母乳喂养对于宝宝和妈妈都好处多多,世界卫生组织、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及我国婴幼儿喂养指南都建议,0~6 个月内宝宝给予纯母乳喂养,即只吃母乳;6 个月后添加辅食,并继续母乳喂养,可以持续到 2 岁或以上。

让宝宝尽早吃奶

你在产后要尽早开奶,产后 1 小时内就要让宝宝吮吸乳房,频繁吮吸是最有效的催奶方式,要让宝宝每天吸奶 8~12 次,隔 2~3 小时 1 次。 

另外,出生后 1 周内的乳汁称为初乳,量少,淡黄色,富含营养和免疫活性因子,对宝宝的生长发育和免疫力十分重要,有助于预防黄疸,还可以帮助他排出胎便。

喂奶步骤

你可以用自己觉得最舒服的姿势给宝宝喂奶。一般情况下,顺产妈妈可以坐着喂,剖宫产妈妈可以躺着喂。

喂奶前,可以用毛巾蘸取温开水擦拭乳头,不需要消毒或用肥皂清洗。喂奶时,两侧乳房轮流喂,等一侧乳房排空后再让宝宝吮吸另一侧。如果一侧乳房的奶量已经能满足他的需要,另外一侧的乳汁应该及时排出,以免堵奶。

喂完奶后,不要马上把宝宝平放,应该将他竖着抱起,头靠在大人肩膀上,轻拍背部,排出吞入胃里的空气,防止溢奶。

第一次大小便

小便

一般宝宝会在出生后 24 小时内开始排尿,少数会延长到 48 小时内。出生后头几天,因吃奶量暂时较少,每天排尿 4~5 次,后来随着吃奶量增加,每天排尿次数会增加。

大便

一般宝宝出生后 24 小时内开始排胎便,胎便呈墨绿色、糊状、无臭,约 2~3 天排完。开始吃奶后,他的大便逐渐变成黄色。如果他超过 24 小时还没排便,要告诉医生和护士。

从第一天开始,你就要多关注宝宝的排便情况,及时帮他更换纸尿裤,及时清理,让他的屁屁保持干净和干爽,预防红屁股。 

另外,在半岁以内,宝宝拉的都是类似软膏状或糊状的便便。由于最开始的一两个月,他的消化功能不成熟,每天的排便次数并不规律,有时候每天拉 1~2 次,有时候每天拉很多次,随着宝宝月龄增加,他的消化道逐渐能把奶充分消化吸收,每天产生的食物残渣很少,不足以刺激直肠引起排便,所以从 2~3 个月开始,每天排便次数会显著减少,甚至好几天都不排便。

第一次睡觉

宝宝刚出生,体力有限,一天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。但由于胃容量小,他每顿吃得少,饿得快,一觉最多睡 3、4 个小时就会醒来吃奶。而且他没有白天和黑夜的概念,会不分昼夜地睡觉。

你可以在宝宝白天清醒时,让他在自然光线下活动,多跟他互动,小睡也不必拉上窗帘避光;晚上尽量保持安静,睡觉关灯或留一盏小夜灯,逐渐培养他白天活动、晚上睡觉的习惯。

需要注意的是,美国儿科学会建议 1 岁以下的健康宝宝,尤其是半岁以内的宝宝,应该采用仰面平躺的睡姿(头可以稍偏左或偏右,如图),因为这种睡姿对婴幼儿最安全,可以减少“婴儿猝死综合征”的风险。

图片关键词

△仰面平躺的睡姿 

同时避免将宝宝放在特别松软的物体上,如枕头、棉被、棉垫、豆袋靠垫,以及柔软的填充玩具,这些物品都可能造成意外窒息。

宝宝在睡前或晚上醒来时,需要哄一哄才能入睡,特别是刚出生时,在大人耐心温柔的抚慰下,他会更容易睡着。你可以通过轻轻晃动、抱着走动、轻拍背部、让宝宝含安抚奶嘴、放轻柔的音乐等方式,安抚宝宝入睡。

第一次打疫苗

 

宝宝在出生后 24 小时内会接种乙肝疫苗和卡介苗

乙肝疫苗是用来预防乙肝的,一共要接种 3 次,第 2 剂在 1 月龄时接种,第 3 剂在 6 月龄时接种,你要记得按时带宝宝去接种。 

卡介苗用来预防结核脑膜炎、粟粒性结核等严重的结核病,只需要在出生时接种 1 次。 

要注意的是,很多宝宝接种卡介苗后 2 周左右,打针的地方会红肿,随后化脓形成黄白色脓疱。如果脓疱破溃,会形成一个小溃疡,2~3 个月后结痂痊愈。痂皮脱落后会留下一个永久性的、略凹陷的圆形瘢痕,这是卡疤,是卡介苗接种成功的正常表现,不用担心。

图片关键词

△卡疤

第一次微笑

宝宝出生后就会微笑,这种笑容是他内心安全舒适的自然流露,他在用这种方式告诉你:“我吃饱了,你们把我照顾得太好了。”

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,在第 5 周左右他会露出真正有意义的微笑。他看到好玩的玩具会笑,听到有趣的声音会笑,看到妈妈会笑,甚至看到陌生人也会笑。不过这时他的笑没有什么区别,只是在向你表达:“真有趣,我喜欢你们,继续陪我玩吧。”

除了以上这些,宝宝还会面临更多的“第一次”。看着他一步步的成长,光想想就很喜悦和激动了。到时候别忘了记录到亲宝宝上哦,那将会是你们之间最美好的回忆。



新浪微博:@咔淇贝儿

微信公众号:咔淇贝儿

喜欢本篇文章欢迎分享到微信“宝妈育儿群”或转发朋友圈。

版权申明:图文、音频、视频,文章转自网路,版权归属原作者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