宝宝马上就要出生了,和他吃奶有关的事你都了解吗?
奶是新生宝宝的全部营养来源,只有吃饱、睡足,宝宝才能更好地发育、成长。
然而在关于宝宝吃奶的问题上,不少新手妈妈在遇到一些问题时,往往会因为没有提前了解一些育儿知识而焦虑,甚至是手忙脚乱,比如宝宝每天要喝多少奶才够、如何预防宝宝溢奶、宝宝呛奶了该怎么办等。
所以大家最好能提前了解这些相关知识,为之后能更好地照顾宝宝做好准备。
宝宝每天要喝多少奶
新生儿阶段的宝宝胃肠道尚未发育成熟,胃容量较小,一次只能吃少量奶,过不久又饿了,一般吃奶的情况如下:
母乳喂养:约每 2~3 小时需喂奶一次,每日喂奶 8~12 次。
配方奶喂养:宝宝出生前两天胃容量较小,约 5~7ml,所需奶量不多,之后几天增加到 30~60ml,到 2 周左右,每顿可以吃到 60~90ml,1 月龄时可达 90~120ml,头几周内平均每 3~4 小时吃奶一次,每天约需喂奶 6~8 次。
到时你需要注意的是,如果宝宝连续睡觉超过 4 个小时没有醒来吃奶,虽然不忍心,但你还是要叫醒他吃奶,不然会影响他的体重增长。
上述宝宝的吃奶规律只能作为参考,因为每个宝宝都是不一样的,在实际喂奶的过程中,需要你细心观察,掌握自家宝宝的吃奶需求,在他饿了时就及时给他喂奶,直到他吃饱为止。
如何判断宝宝饿了或者吃饱了?
小宝宝还不会说话,那要怎样才能知道他饿了,或者他吃饱了呢?这时候,学会看懂宝宝发出的信号就很重要了。
宝宝饿了的表现
宝宝饿了常常会哭闹,但是最好在宝宝哭之前,就观察到他的一些饥饿信号,及时喂奶,比如以下这些:
咂嘴或者舔嘴唇
嘴巴作出吸吮动作或发出吸吮声音
伸出舌头
当有东西碰触到宝宝的脸时,他会移动嘴巴或头部去寻找并张开嘴巴
把手放进嘴巴
烦躁不安、身体活动增加
如果等到宝宝因饥饿而开始哭闹,往往已经晚了,他会比较不容易安静下来吃奶。
需要注意的是,宝宝哭闹也不一定是因为饿了,别急着喂奶,他也可能是在寻找安慰,你可以温柔地拍拍他,安抚一下,如果他能平静下来,就说明不饿。他也可能是困了、尿了或者不舒服,这些都需要你来辨别。
宝宝吃饱的表现
在喂奶的过程中,当宝宝有以下表现时,他可能已经吃饱了:
吃奶速度明显减慢,吃吃停停
听不到吞咽的声音,更多的是含着乳头玩
开始东张西望,对妈妈的乳头或者奶瓶不再感兴趣
吐出乳头或奶嘴
再用乳房或奶瓶尝试喂奶时,闭上嘴巴或转过头避开
露出满意的表情,不再哭闹
宝宝安静而满足地睡着了
不同宝宝的表现可能不一样,这需要你在以后的生活中仔细观察,尽快了解自家宝宝的表现特点。
遇到这些特殊情况要会正确处理
溢奶
宝宝的胃和成人不同,呈水平位,要等他能坐起来后,才会慢慢垂下来,再加上宝宝的食道末端比成人松弛,所以喝到胃里的奶很容易反流回食管吐出来。所以小宝宝常会出现吃奶后溢出少量奶液或吐奶的情况,一般是正常的,不用太担心。
不过,为了减少宝宝发生溢奶的情况,你最好能提前了解一下喂奶时的注意事项:
注意喂奶姿势:尽量在宝宝清醒平静的时候喂奶,不要让他完全平躺着,头要高于身体。
避免吞入过多空气:奶瓶喂养的宝宝更容易吞入空气,所以喂奶的时候奶瓶要斜着,让奶充满整个奶嘴,排出空气。
不要一次喂得太饱:新生宝宝的胃容量很小,一次喂太多会吐出来,如果发现宝宝有吃饱的表现,就不要强喂了。
喂完奶给宝宝拍嗝:宝宝吃完奶后,不要立即和他玩耍,也不要频繁改变他的姿势,可以将宝宝竖抱拍嗝。想了解更多拍嗝的方法,可以点击文末相关推荐文章查看。
呛奶
在照顾宝宝的时候,你还可能会遇到宝宝呛奶的情况,比如有时候他好端端喝着奶,就突然咳起来,咳出一些奶液;有时候已经喂完奶让他躺下了,也会突然咳起来。
大多数情况下,宝宝只是发生了轻微呛奶,这时候千万不要竖抱、拍背,不仅不能将奶液排出,反而会使奶水进入呼吸道更深处,导致呛咳更加严重。而要将宝宝侧卧,脸朝向一边,防止奶液反流进咽喉和气管。然后用空心掌稍用力拍宝宝后背,通常他会自行调试呼吸及吞咽动作,促进奶液排出。
还可以采取大力弹击或是掐脚底板的方式,让宝宝因疼痛而大哭,这样也有助于将气管内的奶通过哭喊而喷出来,还可以加大呼吸,防止缺氧窒息。
而宝宝发生严重呛奶的情况比较少见,以防万一,你也可以提前学习一些急救措施,点击文末相关推荐文章了解一下吧。
总之,宝宝吃奶是件大事,虽然每天都需要重复一样的过程,但是也不可以掉以轻心哦,学习一些特殊情况的预防方法和紧急处理方法,做好完全的准备。
新浪微博:@咔淇贝儿
微信公众号:咔淇贝儿
喜欢本篇文章欢迎分享到微信“宝妈育儿群”或转发朋友圈。
版权声明:图文、音频、视频,文章转自网路,版权归属原作者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。